“周三下午3点半的社区课堂有作业辅导,暑假能上云端英语课,今年‘六一’还收到了想要的拼图……现在的生活每天都有新期待。”奥林一社区留守儿童小丁的话,道出了“温暖大庆·庆心护童”行动带来的改变。自行动启动以来,市委社会工作部以“精准对接需求、多元整合资源、长效闭环服务”为核心,联动市民政、司法、团市委等多方力量,推出“学业帮扶+安全守护+情感陪伴+家庭赋能”四维服务。截至目前,行动已覆盖全市217个社区,服务特殊儿童超8000人次,构建起全维度儿童关爱生态圈。
课堂“双线联动”:学业帮扶提质升级
每周三下午3点半,奥林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“快乐周三‘伴’课堂”会准时开课。课堂不仅有“学科辅导组”提供“一对一”或“一对多”学业指导,还新增心理健康疏导课程,志愿者在解答学习难题时,同步培养孩子学习习惯、疏解课后焦虑。据统计,该社区“快乐周三‘伴’课堂”全年覆盖家庭超120户,投入志愿服务时长超200小时,开展家庭教育讲座40场、惠及居民200余人次。
线下课堂扎实推进的同时,线上服务持续延伸。每年暑假,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团市委开展“情暖同心·云上同行”志愿助学行动,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化身“云朵”老师,依托数字平台提供陪伴式助学服务。留守儿童小雅通过云端课堂学会剪纸,还能剪出十二生肖送给父母。
作为“微光成炬·温暖大庆”志愿服务品牌的深化实践,“情暖同心·云上同行”项目自2019年系统化推动,市委社会工作部成立后进一步整合提升,已吸引全国(含港澳)300余所高校的3400余名志愿者参与,帮扶儿童7000余人次,总志愿时长超190万小时。
守护“多维发力”:筑牢安全与情感防线
“遇到陌生人强行拉走该怎么办?”“校园里被欺负要怎么求助?”在大庆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的模拟法庭内,“三新”家庭孩子东东正跟着检察官志愿者学习“自我保护口诀”。为筑牢特殊儿童安全防线,“庆心护童”行动将法治教育、安全教育纳入“必修课”。由市委社会工作部牵头,联合市检察院、市公安局打造“沉浸式安全课堂”,组织儿童走进法治教育基地,通过模拟法庭、安全知识闯关等互动形式普及安全知识;同时组建“法治宣讲团”,深入学校、社区开展宣传活动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开展法治教育活动上百场,覆盖儿童3000余人次。
情感关怀同样融入关键节点。每逢“六一”、春节等节日,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妇联、民政等部门开展主题活动:春节暖冬行动送御寒衣物,端午节包粽子活动传扬传统文化,“六一”微心愿活动帮孩子实现梦想,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“家的温暖”。
家庭“赋能提质”:凝聚协同育人合力
“以前觉得多挣钱就是对孩子好,听了家庭教育课才知道,每天10分钟视频聊天,比寄再多玩具都管用。”在大庆市“家校社共育”课堂上,留守儿童家长王先生的感慨颇具代表性。针对部分特殊儿童家长“重物质、轻情感”“缺方法、少理念”等问题,“庆心护童”行动推进“家长赋能计划”,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立体培训体系。
线下,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妇联、教育局开展“家庭教育进社区”讲座,邀请专家讲解“亲子沟通技巧”“儿童心理发展规律”;线上,依托公众号开设“家长课堂”,推出“留守儿童亲子沟通指南”等课程。此外,大庆工会心灵驿站服务队还为有需求家庭提供“一对一”指导,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上百场,家长与孩子沟通频率显著提升。
下一步,市委社会工作部将聚焦“精准化、专业化、长效化”持续发力,进一步整合资源、优化服务,让每一名特殊儿童都能在全周期关爱中,成长为有温度、懂法治、敢追梦的新时代少年,让“庆心护童”的温暖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。
记者:徐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