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奔腾向前的网络时代,总有一些人以其独特的方式,汇聚清朗之气,传播文明之光。大庆市融媒体中心(大庆广播电视台)广播节目《大凤故事汇》主持人、黑龙江省党代表、大庆市人大代表包蕾(播音名:大凤),便是这样一位扎根基层、情系网络、勇于担当的“好网民”典范。她以其亲切感人的声音、务实笃行的公益行动和履职为民的代表担当,积极弘扬网络文明新风,在网络空间持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,引导广大网民崇德向善、文明互动,为建设清朗网络空间贡献着智慧和力量。

创新网络表达
让主流声音“声”入人心
作为主流媒体工作者,包蕾深刻把握网络传播规律,积极探索让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的有效路径。在拥有广泛听众基础的《大凤故事汇》节目中,她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广播融合传播的优势,节目每日通过互联网端进行直播,并剪辑精华内容在多平台分发,日均播放量逾千次,实现了正能量声音的广泛触达。她运用亲切、幽默、充满东北地域特色的“乡音俚语”,将宏大的政策理论转化为可感可及的“家常话”,把深刻的时代主题融入生动鲜活的“小故事”。她先后策划“看榜样”、“大庆力量”等系列网络音视频主题宣传,通过电波、网络音频平台及社交媒体矩阵,将大庆好故事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网民心田。此外,她积极联合市县多个负责部门,策划执行了多场助农直播,通过网络镜头将本地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,在切实服务农民的同时,也生动地传播了地方特色文化。这种“喜闻乐见、贴心有感、走心入脑”的传播方式,有效打破了网络信息壁垒,增强了主流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,使党的声音和城市的美好形象在网络空间传播得更开、更广、更深入。

拓展网络公益
让道德风尚“云”聚力量
包蕾不仅是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,更是网络文明实践的行动派。她敏锐地利用自身在网络上形成的影响力与号召力,于2014年发起成立“大凤公益联盟”,将线上引导与线下行动紧密结合,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网络知名度的公益品牌。无论是连续14年持之以恒、吸引十余万市民线上线下踊跃参与的“大凤带你去种树”活动,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根植人心,筑起北疆生态屏障;还是连续13年温暖接力、汇聚网络爱心款物500余万元的“温暖上学路”冬季助学行动,照亮1700余名乡村学子的求学梦想;亦或是“大凤带你看老兵”“大凤带农民工子女进北京”等充满人文关怀的活动,她都巧妙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倡议、组织和传播,将公益的种子撒向更广阔的天地。这些活动不仅切实帮扶了特定群体,更在网络空间成功营造了“人人可为、时时可为、处处可为”的公益氛围,激发了数十万网民的向善之心与参与热情,使“随手公益、传播爱心”成为一种网络新风尚,生动诠释了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的力量。

赋能网络履职
让为民初心“E”路同行
作为省党代表和市人大代表,包蕾积极将履职实践延伸到网络空间。她充分利用《大凤故事汇》节目互动、社交媒体留言等渠道,广泛收集社情民意,搭建起党和政府与网民群众之间的“连心桥”。她深入基层调研,倾听网民心声,围绕民生关切,提出了改善农村学校供暖、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、加强社区养老设施等多项务实有效的建议,并借助网络平台跟踪推动,促使多数建议得到采纳落实。她将履职过程与网络文明建设相结合,在回应网民关切、疏导公众情绪、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中,始终秉持理性、客观、建设性的态度,引导网民尊德守法、文明互动、理性表达,为推动形成健康向上、见贤思齐的网络文明环境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。她的履职足迹,因网络的赋能而更加扎实、更富成效,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利用网络服务人民、促进和谐的责任与担当。
包蕾同志以其多年的坚守与创新,生动演绎了一名“好网民”的时代内涵。她用自己的声音温暖网络,用公益的行动净化网络,用履职的实践建设网络,是网络文明新风的坚定倡导者、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。她的事迹,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媒体人和人大代表在网络空间主动作为、引领风尚的社会责任感,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、汇聚强大精神力量树立了榜样。